108岁老人意外摔倒骨折 市四院多学科保障顺利闯过手术关

2023-11-24 信安智囊 35

108岁的老奶奶意外摔倒,导致右髋部疼痛、肿胀、不能站立和步行,家人不忍心老人从此只能卧床而积极求医,最终在市四院骨科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进行了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奶奶正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11月13日,108岁的耿奶奶像往常一样在家里活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是右侧髋部着地。当时耿奶奶就感觉右侧髋部疼痛,用手摸摸还感觉有点肿,家人想要将她搀扶起来,奶奶也是力不从心,稍微一动就撕心裂肺地疼痛加重。家人意识到老人可能骨折了,就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拍片检查,果然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年纪大了,保守治疗吧!”当地医院医生及村里人纷纷建议保守治疗。而家人听说保守治疗就让老人卧床休息,等骨折自行愈合。而因为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骨折后不容易自行愈合,很可能老人今后只能卧床了。年纪大的人一旦卧床,还容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生活质量不高。家人不忍心老人从此只能卧床而决定另寻治疗方法,最后来到市四院骨科门诊就诊。接诊的是四院骨科主任吴一雄,吴主任为奶奶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其右侧髋部肿胀明显,右下肢不能伸直,而且向外旋转,比左下肢缩短了将近5厘米。吴主任在了解患者家属意愿之后,就跟家属详细分析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最终,医患双方达成一致后,耿奶奶就住院进行术前准备。

由于耿奶奶已经是108岁的超高龄患者,既往又有高血压病史,心肺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手术风险很大。于是吴一雄团队为奶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并邀请了医院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为奶奶量身定制了围手术期的诊疗方案。

11月16日上午,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中,耿奶奶顺利地接受了右股骨粗隆间微创手术,整个手术历时仅仅35分钟,术中出血量约200ml。术后,耿奶奶右髋部疼痛感明显缓解,右下肢也可以伸直不再固定在外展外旋的姿态上了。

目前,耿奶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期盼着早日下床活动。

看似摔一跤,是一件小事,为什么对老人摔一跤要如此重视,需要多学科团队来保障呢?

摔一跤,对于年轻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关系到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老人跌倒常被称为“最后一摔”,因为老人跌倒后易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处。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内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属于髋关节骨折。”耿奶奶的床位医生黄恺介绍说,“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意识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在传统观念中,老人髋关节骨折后宜采取保守治疗暨非手术治疗如牵引等,这将迫使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从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这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致死的主要原因。另外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髋关节的功能也不满意。通过手术的干预,减少了髋内翻的发生率。早期下地锻炼,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自信心,并减轻家庭陪护的负担。”

此次,为108岁老人手术,属于医院历史上首次超高龄手术,多学科合作是这次成功手术的重要保障。在术前的多学科会诊中,各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全面考虑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等因素。这种协同努力确保了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常州四院宣)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关键词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科技园发展大厦6楼

粤ICP备 19016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