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在教育引导孩子过程中,你是否也会有过纠结、不知所措的矛盾时刻,比如:看到老人跌倒在地,扶还是不扶?见义勇为还是事不关己地离开?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武汉一老人在菜市场口摔倒后,围观者多却无一人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为何那么多路人只是围观而不愿上前搀扶?羊城晚报之前报道过:一名骑电动车的老人摔倒在地,两名高三学生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这本是一次心的善举,却没想到事件一度陷入“罗生门”:摔倒老人慌称是两名学生导致其摔倒受伤的,要求赔偿。若不是事发路口有交通摄像头记录,得以真相大白,否则两名高中生很难自证清白。……这是一个社会缩影,正是这些恩将仇报式的“讹诈”事件令人退壁三舍!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可问题是:扶,怕被讹,惹祸上身,就怕老人或老人的家人给讹诈,纠纠缠不清。不敢扶,经济实力不允许。家里有矿不?有网友调侃道:自从扶了之后从奥迪换成了雅迪。但当我们理性得来看待这件事,不应该让极个别老人的“碰瓷行为”影响其他真正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如果躺着的是自家至亲之人,会冷漠的作壁上观吗,难道你不希望这时有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家长的一言一行,既是孩子行为准则的榜样,也衬托的是整个社会的良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乐于助人,帮助别人的同时,聪明的保护好自己,不一味感情用事,是教育孩子并输出智慧的最佳做法。搀扶摔倒老人正确的方法是:一、注意周边是否有监控,扶老人之前先机智地拍个视频作证,万一“老人”存心刁难也有个证据能解释的清。二、拨打110,有事找警察做佐证。三、拨打120,联系其家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骨折的老人,不当的搬动易造成二次损伤,应等待专业人士的援救。正确引领,微光成炬,教会孩子这种寒冬里的暖阳般地善举,成就阳光少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